山东大学 | 基础医学院

 

历任领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系概况 > 历任领导 > 正文
吴葆杰教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4日 12:39  浏览次数:

吴葆杰教授,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生于19267月。1951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后改为山东医科大学,现又合并为山东大学)医学系。1950年由临床实习转入山东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在著名生化药理学家周廷冲教授指导下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学研究。曾两度赴上海医学院,在中国药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医学博士、著名药理学家张昌绍教授指导下,进行中药药理研究和儿茶酚胺与降压药关系的研究。

吴葆杰教授先后任山东医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自1958年至1991年担任山东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主任,曾兼任山东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山东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山东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学位委员会委员;担任山东省高教系统、医药卫生系统、计划生育系统及山东医科大学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生化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生理科学会理事长,山东省药学会理事长,山东药理学会理事长等。并曾兼任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商业厅、山东省医药管理局、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顾问或学术委员会委员,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常务编委或顾问等。

从教五十年多来, 吴葆杰教授遵循中国共产党的教导,继承周廷冲教授在山东医学院开创的药理学事业,吸取老一辈药理家所长,为人正派,工作勤勉、生活俭朴、对人宽厚,工作认真负责、学风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和勇于进取。本着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精神,凡事从有利于国家和集体事业的发展考虑,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基础上,虚心听取同事们的意见,集思广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药理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和重要贡献。

 吴教授在教学方面,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教案和讲课提纲,从"假如我是听课者"的角度出发,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深奥的药理学理论。他亲手绘制教学图表、研制教具、搜集典型生动的临床用药病例,以提高课堂效率。每年度教学开始他总要事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听课者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过的相关课程和他们的希望及要求,以便因材施教。同时他还非常重视药理实验课,认为药理学实验是验证理论和加深理解课堂知识,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好机会。他的实验操作技术非常熟练,并不断改进和创新。在他的带动下,教研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集体备课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制度。在此基础上,他主编出版了全国统用中专教材《药理学及处方》、专科教材《药理学》和全国高等学校《药理学》补充教材,山东省高等医药院校用《现代药理学教程》等;并联合兄弟院校编写出版了《基础药理学》理论及实验教材。参加了《医用药理学》、《现代药理实验方法》、《现代实用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当代药理学》、《药理实验方法学》、《中国处方药用药手册》等参考书的编写。

吴教授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在周廷冲教授生化药理学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先后进行过药物对乙酰辅酶A的影响、中药药理、抗丝虫病药、农药毒理、生化药物、心血管病药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文革"后,领导教研室总结以往的经验和不足,确定心脑血管药理学领域的研究,以防治心脑血管病并具有战略意义的调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作为主攻方向,建立了抗血小板、调血脂、抗血凝与抗血栓、血液流变学、脑血管及抗炎免疫等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密切有关的实验室,相互配合,共同攻关,形成本教研室的学术特点。联合有关的单位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内贸易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计生委、山东省体委等的科研项目30余项。重点研究了酸性粘多糖类、海洋多糖、ω-3型多烯脂肪酸类和中药有效成分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70余篇,主编了《中草药药理学》、《动物生化药药理学》、并参加了《心血管药理学》、《血管生物学》、《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与临床》等专著的编写、对我国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新药发展和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中国心血管药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受到药学界同行及领导部门的重视,他参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调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新药药效学研究规范的制订、咨询和评审,主持召开了全国首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学术研讨会,不断提出发展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新思路和新见解。1988年他东渡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受到同行的欢迎和重视。

吴葆杰教授非常强调科学研究要亲自动手,以便在操作中加深认识,及时总结经验或改正不足,并保证实验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为此他经常不分节日和昼夜,忙碌在实验室,即使行政事务和会议繁忙,不能蹲在实验室时,也总是抽暇到实验室观察和了解实验的进展。他善于从实践中发现苗头和线索,不断总结经验,他首先发现中药小蓟含兴奋肾上腺素受体的儿茶酚胺样物质;乙酰水杨酸能改变烟酸药代动力学特性,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延长半衰期,发挥协同的疗效;ω-3型多烯脂肪酸有抗心脏性猝死的作用。并指导研制了《智能化药理生理监测仪》。他非常重视动物性生化药物的研究,认为我国发展生化药物的潜力很大,特别是酸性粘多糖类和ω-3型多烯脂肪酸类是很有希望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他指导研制出国产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新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吴葆杰教授认为人类的文明进步需要代代相传、班班相接,培养新生力量和接班人是历史使命的需要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在教学与科研的同时中关注着人才的培养。药理学教研室自20世纪50年代起,受卫生部和山东省卫生厅的委托,多次举办了各种高及中级师资班,并接受各地派来的进修生百余人,都已分布于全国各地,成为药理学教学和科研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吴葆杰教授1978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生30多名,他们已经广布于国内外,成为专家、教授、博士、博士后或博士生导师,成为药理学专业的骨干力量和学术带头人。

吴教授长期热心学会工作,196438岁的吴葆杰教授即当选为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后任山东生理科学会理事长、山东药学会理事长和山东药理学会理事长,为全国及山东省各有关学科的协调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曾多次得到省科协的好评和表彰。

由于在教学与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吴葆杰教授曾荣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及山东省科学技术大会奖, 获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科协、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体委、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卫生厅等多项科技成果、论文及科技进步奖。他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先进生产者、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齐鲁科技精英等荣誉称号, 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津贴。

吴葆杰教授1992年离职休养,享受厅级待遇。但他依然在药理学事业上继续勤奋耕耘,不断进取,提携后生。他依然担任多家刊物的编委或顾问,认真的审稿;担任山东药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山东省药学会名誉理事长,为学会的发展效力;担任多家制药企业的顾问,不断提出研制开发新药的思路。离休10年来,吴葆杰教授每年都有新的论文和专著发表,继续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吴教授思维敏捷,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把握药理学发展的新动态,关注和追求药理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吴葆杰教授因病于201029日逝世,享年85岁。

 

 
上一条:周廷冲教授
下一条:周序斌教授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邮编:250012